——《山东省产品碳足迹评价工作方案(2023—2025年)》政策解读
近期,省生态环境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和省商务厅联合印发了《山东省产品碳足迹评价工作方案(2023—2025年)》。《工作方案》提出,2023年完成钢铁、电解铝、水泥、化肥、塑料行业100家重点企业产品碳足迹核算,2024年完成有机化学品(含甲醇、合成氨等)、橡胶轮胎、烧碱等行业200家重点企业产品碳足迹核算,2025年再完成300家重点企业产品碳足迹核算。顺利获得三年时间,初步建立我省重点企业碳排放因子数据集及碳足迹核算模型,建立健全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管理体系,初步实现碳足迹标识的国内国际互认。本文试从有关概念、标准方法和具体案例角度,为相关企业和从业人员介绍如何召开产品碳足迹评价工作。
一、产品碳足迹
产品碳足迹是指某一产品在其生命周期过程中所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的CO2及CH4、N2O、HFCs、PFCs、SF6、NF3等其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以CO2排放当量的形式表示)。即评价一件特定产品的原料获取、制造、使用和废弃阶段,从“摇篮到坟墓”的整个过程中导致温室气体排放的量。产品碳足迹贯穿全产业环节,从企业内部原材料采购、技术开发和生产活动,到外部经营活动、市场营销等方方面面,对企业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和全产业链均产生影响。
二、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
产品碳足迹核算常用的生命周期评价方法(LCA),依据其系统边界设定和模型原理,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过程生命周期评价、投入产出生命周期评价和混合生命周期评价。其中,过程生命周期评价是当前主流的碳足迹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微观层面(具体产品或服务方面)的碳足迹计算,能够比较精确地评估产品或服务的碳足迹和环境影响,且可以根据具体目标设定其评价目标、范围的精确度。
过程生命周期评价采用“自下而上”模型,基于清单分析,顺利获得实地监测调研或者利用其他数据库资料,获取产品或服务在生命周期内所有的输入、输出数据,来核算研究对象的全部碳排放量和环境影响。主要包括四个基本步骤:目标定义和范围的界定、清单分析、影响评价和结果解释,而每个基本步骤又包含一系列具体的步骤流程。
三、碳排放因子数据库
现在,世界上常用的数据库有十余种,以上数据清单等都基于《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
《中国产品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系数集(2022)》作为中国首个产品碳排放数据库,由生态环境部规划院等4家权威组织联合发布,供大家免费使用。该系数集将单位产品全生命周期排放分为上游排放、下游排放和废弃物处理排放,包含能源、工业、生活、食品、交通、废弃物和碳移除等7大专题,共计2719条数据。该数据库对于我国从消费端管理温室气体排放和基于产业链有助于碳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四、碳足迹标准
现在,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公认并且应用相对广泛的有三个国际标准:
《PAS2050:2011产品与服务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的评价规范》
PAS2050第一时间提出来专门针对产品碳足迹核算的相关规范,可视作产品碳足迹标准的始祖。
《产品生命周期核算和报告标准》(GHG Protocol)
GHGProtocol则是在PAS2050的基础上,更加完善补充了前者的不足,主要目的为企业核算产品碳足迹的给予详细指导和规范。
《ISO14067:2018 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与指南》
ISO14067就叫“产品碳足迹”,其步骤和结构实质上与生命周期评价(LCA)基本一致,其中部分章节引用了PAS2050和GHGProtocol两个标准的内容,ISO14067标准颁布之后,其它产品碳足迹的相关标准将被终止使用或者根据此国际标准进行修正。
五、相关案例
某大型医药生产企业产品出口美国,应美国客户的要求,需要提交相关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接受委托后,我们按照先组织后产品的工作路线,召开全生命周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
核算采用过程生命周期评价法和《产品生命周期核算和报告标准》(GHG Protocol),设定了三个范围(范围一:直接温室气体排放;范围二:购买的能源间接排放;范围三:其他间接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对象涵盖了化石燃料、外购电力、原辅材料、包装材料、自来水、产品、职工差旅、上下班通勤、废弃物处理等全部环节。初步核算发现,在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范围三的排放量占比最高,尤其是产品在下游的运输、加工和使用环节,报告据此提出了企业低碳转型、降碳增长的建议。顺利获得核算,我们得到了企业上下游价值链温室气体排放的全景数据,为下一步企业对碳排放实施精细化管理、建立产品碳排放数据库和碳标签、拟定达峰路线方案给予了重要依据。
六、我们的优势
山东省环科院将双碳业务作为咨询主业和新业务增长点着力开展,紧跟政策动态研究,依托传统业务载体,在市场开拓中抢抓双碳业务机遇。从政府、园区、企业三个层面和政策咨询、课题研究、具体项目三个维度,多管齐下全方位开拓双碳业务市场,先后参与起草了《省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碳排放减量替代办法(试行)》,承担了2021年度省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核查项目、地级市“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地级市“十四五”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路径研究、山东省碳达峰碳中和形势下煤电机组利用小时研究等重大项目,并为几十家企业给予了碳盘查、碳足迹核算和碳资产管理等咨询服务。
当前,欧美“碳关税”立法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推进,随着全球碳中和进程的不断深入以及消费者低碳消费理念的普及,碳足迹信息将成为产品通行国内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而以“产品碳标签”“碳达峰行动方案”为代表的企业碳排放信息披露也将成为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外部要求和低碳转型绿色开展的必然选择。山东省环科院愿为各类企业给予高品质专业服务,为实现“3060”目标贡献国企力量。
撰稿:省环科院综合二部双碳业务团队 王文刚 刘翔 原爱娟 张萌
生态环境部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
行知科技
华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华鲁恒升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新华医药集团
山东鲁抗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华鲁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聊城环保局
菏泽环保局
滨州环保局
德州环保局
临沂环保局
莱芜环保局
日照环保局
威海环保局
泰安环保局
济宁环保局
潍坊环保局
烟台环保局
东营环保局
枣庄环保局
淄博环保局
青岛环保局
济南环保局
四川省环科院
黑龙江环科院
新疆环科院
山西环保局
陕西环保局
吉林省环科院
辽宁省环科院
海南环保局
贵州省环科院
云南省环科院
广西环保局
广东环保局
河北环科院
湖北省环科院
浙江省环科院
甘肃环保局
福建省环科院
重庆市环科院
上海市环科院
北京市环科院
江苏省环科院
江苏省环科院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香港环保署
美国环保署
日本环境保护局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会